来源:[法制网 最高人民法院网]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数上限
法制日报北京4月25日讯 记者张晨 见习记者赵婕 最高人民法院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还发布了由最高法和司法部指定的《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上述两个文件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和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管理问题作出规定,将于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解释》共十九个条文,主要包括案件参审范围细化、参加庭审活动规则、合议庭评议规则、开庭和评议事实问题清单、参审数上限等方面。《解释》为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提供制度和机制上的便利和保障,如规定了开庭前告知、阅卷制度,开庭和评议事实问题清单制度等内容。《工作办法》对司法行政机关如何配合人民法院履行相关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最高法政治部法官管理部部长陈海光介绍说,为了解决少数法院存在的“驻庭陪审”“编外法官”现象,《解释》进一步规范陪审员的参审数上限,参审数上限一般不超30件。此外,《解释》还明确了排除适用陪审制的案件范围;规定个案随机抽取规则,规范合议庭评议的发言顺序;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不得安排人民陪审员从事与履行法定审判职责无关的工作。
去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并于当日公布施行。最高法政治部主任马世忠介绍,值此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发布人民陪审员法司法解释和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全面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积极推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国共新选出人民陪审员近12万人,加上原来选任、尚未到期的人民陪审员共计30余万人。
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副局长郑文彪透露,目前最高法会同司法部、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人民陪审员工作经费的保障办法。这些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对进一步保障人民陪审员法贯彻落实,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工作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2019年4月25日15:00人民陪审员法司法解释和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新闻发布会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人民陪审员法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陪审员的选任工作,我们想请司法部郑文彪副局长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人民陪审员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陪审员的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管理工作,今天发布的《工作办法》是对这一规定的落实细化,请问郑局长,司法行政机关在人民陪审员考核、培训、奖惩工作中将发挥哪些作用?
[郑文彪]: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从去年4月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以后,司法部高度重视,专门对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8月份,我们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制定印发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在全国开启了新一轮的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今天《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发布了,目前最高法会同司法部、财政部也正在研究制定人民陪审员工作经费的保障办法。随着这些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对进一步保障人民陪审员法贯彻落实,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工作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人民陪审员法颁布一年多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人民陪审员法和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按照依法民主、公开公正、高效协同原则,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积极开展选任工作。我们主要把握住三个环节:
一是严格把握选任条件。这项工作量很大,司法行政机关调动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对候选人逐一进行资格审查,充分征求候选人的意见。
二是严格落实两次随机抽选的程序规定。通过公安机关提供的常住居民的信息,我们随机抽选确定候选人以后,要再进行一次随机抽选确定人民陪审员。我们研发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管理系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界媒体朋友等参与和见证我们的随机抽选,充分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三是选任过程中特别注重普法宣传。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后,我们发现一些地区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地区,老百姓对陪审员制度了解不多,所以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目的就是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人民陪审员工作当中来。截至目前,河南、黑龙江、广东省全省范围和其他省区市的部分地方已经按照新的人民陪审员法完成第一轮的选任,共新选任人民陪审员接近12万人。
司法行政机关在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调研,总结各地经验,配合最高法制定出台了《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这个办法对司法行政机关如何配合人民法院履行相关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我们配合法院共同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共同编写培训教材、制定培训方案,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各自的特点,对陪审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任职期间的培训,共同对陪审员进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对在审判工作当中有显著成绩的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人民陪审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法院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在继续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的同时,切实落实好今天颁布的《办法》,共同推进人民陪审员的考核、培训、奖惩等工作,确保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顺利实施。谢谢。
……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网)
网站标识码:3509000027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47号
闽ICP备12018555号-4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瑞云路2号
联系电话:0593-2870988
主办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司法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